近日,马来西亚著名媒体「当今大马」报道称,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国际入境处采集的29个污水样本中,有28个(96.5%)含有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毒株。
与此同时,马来西亚卫生总监诺希山也指出,在代表各州的301个样本中,就有288个(95.7%)样本检测出新冠病毒及对奥密克戎呈阳性。
据悉,这些污水样本是从县卫生局指定的污水处理厂采集,而国际入境处的样本则是在指定飞机污水排放到飞机废料处理设施前采取样本。
说完国外情况,我们把视角拉回国内看一看:
2023年1月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司长杨峰回答了第十版方案在新冠病毒监测预警方面,增加了城市污水监测的有关要求的问题。杨司长表示,对居民楼的污水进行新冠病毒监测,可以更好地发挥对所在的居民楼监测预警的作用,香港通过社区污水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感染者的区域,再进一步追踪发现阳性感染者,进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主要是应用于疫情早期尚未出现大范围流行的时候。
而在污水处理厂开展新冠病毒监测,可以评估更大辖区范围内人群的新冠病毒感染趋势变化,适用于更长时间和更大范围的监测。杨峰表示,在社区布设监测点和污水处理厂布设监测点,两者监测的目的各有侧重。现阶段,我国内地新冠病毒感染仍处于流行阶段,所以在全国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污水监测工作,来辅助评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流行强度、变化趋势等情况,为疫情研判和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当日零时起,我国也取消了入境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政策,恢复出入境旅游。
这意味着你可能面临感染BQ.1、XBB等我们还没接触过的新毒株,并且反复感染的巨大风险!
看到这里,可能有在污水厂工作的水友要担心了:“我刚‘阳康’没几天,国外的‘窜稀毒株’又要来了?这工作还咋干啊!”
为此,小编这段时间特地搜集了一些大型污水处理厂在疫情下所采取的工作措施,包括人员与生产防护、设施设备巡检、化验检测管理、药剂等物资筹备、污泥处理处置等7个方面,希望对大家有借鉴作用。
一方面,做好厂区出入人员的防护和管控。
有必要在疫情期间对污水厂进行进出交通的防护,如对人员进出采取测温、消毒措施,车辆采取消毒措施等。有条件的,可在污水厂进口处设置专门的喷雾消毒间等。
另一方面,做好厂区生产人员的管控。
比如,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生产人员轮班的措施,降低污水厂生产人员与外界的接触机会,少上班的人员并非放假,而是作为顶岗的第二第三梯队备用,保障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行;
再比如厂区内,应加强自动化控制手段,适当精简生产人员数量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段和脱泥间属于高风险场所,在日常巡视和操作过程中,暴露感染风险较高。
为降低一线操作人员感染风险,可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如下措施:
1、现场操作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在上岗前佩戴好口罩和手套等基本防护用品,尽量做到不与污水、污泥、砂砾、栅渣等直接接触。
对厂区内一些构筑物设施的开口部位进行临时封闭,如格栅间跌水口、泵房前池开口部位等,可采取临时的封闭措施,防止污水喷溅。
对生物池曝气区易喷水部位可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在不能封闭的部位可采取安全隔离警示,禁止人员靠近,避免人员接触喷溅的污水。
对污泥卸料或转运的开口部位采取临时封闭措施,确保污泥不落地、不外露,降低了可能的风险。
同时,对污泥车间的除臭系统适当加大风量,形成车间负压环境,可避免车间内气体外溢。
对污泥运输车辆进出厂区加大消毒管理,及时冲洗车辆。
对厂区内临时堆置的污泥可采取石灰表面覆盖的措施。
对出水消毒设施的管理和监控,确保消毒到位。
加强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加强各厂设施设备维保力度,加强通过自控系统以及采用远程巡逻系统方式开展巡视工作。
加强除臭及通风设施运行管理,除臭和通风系统满负荷运行,确保厂界臭气和排气筒臭气达标排放。
暂停反应池、二沉池等构筑物的浮渣清捞及出水槽清洗工作。
对应急保障人员、单位进行梳理,统筹多家施工保障单位留守人员,形成工种齐全的应急抢修处置力量,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疫情特殊情况下,水质分析以在线自动检测为主,增加出水消毒效果相关指标采样检测。
化验分析宜在厂内实验室进行,若水样需委托第三方化验需及时办理运输车辆通行证。比较建议的一种方式是,各区组团建立实验室,方便水样的集中采样、运输与化验分析。
1、采样
按照必须必要原则,优化调整取样化验频次,尽量使用自动采样仪采样,未安装自动采样仪的污水厂采样频次调整为1次/d。
2、进水水质检测
暂停进水水质手工化验检测,以进水在线自动检测仪为主,密切关注在线进水水质数据,如有异常,及时比对仪表并进行化验室化验检测。
3、过程控制指标检测
暂停污水处理过程中采样检测工作,相关数据由过程仪表替代。
4、出水水质检测
密切关注出水水质数据,确保出水各类指标均能稳定达标。污水厂出水仍按24h在线自动监测+取样人工监测双监测模式执行,出水日监测、月监测的项次和频次保持不变。
为加强污水厂出水消毒效果相关指标检测工作,将粪大肠菌群检测频次从1次/周调整为1次/d,同时新增总余氯检测,检测频次为1次/d。
5、污泥指标检测
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减少污泥含水率的检测项次,频次调整为1次/d。
每天统计聚氯化铝、硫酸铝、次氯酸钠等大宗生产原材料,每周盘点工业盐、植物除臭液等零星药剂,形成每日原材料日报与零星药剂周报,实时掌握厂内药剂存量。
一般库存以5~7 d用量储存,每日根据原材料日报数据,评估剩余药剂可用天数,安排次日各厂原材料需求量。
由于特殊情况下的物资采购受到外部运输等条件的影响较大,加大了药剂进出厂区的难度。
因此,在药剂等物资采购管理上,采购部门应该根据需求量结合原材料供应商供应能力与运输情况,做好提前与供应商联系,保证疫情期间尤其过年期间货源正常供应。
同时,若外省市供应商无法供货的,应提前沟通并及时调整为市内供应商或仓储点渠道。
从经验和研究的情况来看,采用次氯酸钠投加+紫外线联合消毒工艺对病毒的灭活效果较好。
加强对消毒设施设备的日常巡视检查,确保紫外线消毒设施运行和次氯酸钠消毒药剂 投加正常,确保出水粪大肠菌群稳定达标。
加强对紫外灯管维护,每天至少巡视2次,自动清洗频次调整为1次/h,手动清洗频次调整为1次/周,确保紫外线灯管表面无附着物,最大程度发挥紫外消毒设施功效;
在确保出水pH达标前提下,适量提高10%~30%次氯酸钠等消毒药剂的投加量,进一步巩固尾水消毒效果,降低出水粪大肠菌群指标,投药后同时密切关注出水总余氯指标。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现行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与再生水水质标准,满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卫生学风险控制要求。
如无特殊情况,污水厂按技术方案和地方要求操作即可,不需要特别加大含氯消毒剂的使用。
1、污泥处理
在污泥处理区采取划定风险区、增加防护罩、确保除臭通风系统运行良好等措施,降低操作人员 在污泥处理过程中直接接触或飞溅接触污泥的风险,避免气溶胶扩散。
加强栅渣、污泥集运点的消毒工作,须使用消毒剂(有效氯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以1:50稀释后对相关区域进行喷洒消毒,如需人工作业,应先消毒后操作。
在污泥运输车辆进入厂区前,司机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穿防护服等),做好污泥装卸和运输车辆的清洗和消毒,避免装卸过程中沾染在车轮和箱体上的污泥在运输过程中洒落。
2、污泥处置
从经验和研究的情况来看,在脱水干化中,采用加热至80℃以上的低温真空干化或热干化以及生石灰脱水干化工艺,对病菌起到同步抑制或灭活作用。
对厂内无法进行干 化焚烧、深度脱水或低温干化的,务必确保污泥脱水至80%含水率,避免运输中的“跑、冒、滴、漏”情况发生,造成运输过程中的次生污染。
“你之所以不知道我的存在,那是因为我一直都在。”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
“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向污水处理一线人员致敬!
环维是以水化学研究、水环境治理为方向的综合配套服务商
业务涵盖:
环境水处理药剂的研发、制造、检测与销售
环境水处理工程的改造与升级
环境水处理的工艺研发、技术咨询
环境水处理的托管运营及药剂承包运营
旗下企业有广州市豫泉净水材料有限公司、广西环淼实业有限公司、广东环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香港豫泉进出口有限公司,。
Copyright © 环维集团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2053819号